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又看到了这个广告。一个题为“代写论文发表”的广告里有“代写代发”、“一条龙 服务”、“收费合理”、“重信誉讲质量”等字样,广告里甚至有“代考英语四级”的字眼。我估计很多在校的学生都看到过此类广告,当然他们都不会轻易去找广 告方,但在追求真理的高校角落居然能看到这样公然宣传代写的广告,仍令我感到很惊讶。

    当我看到这个广告的时候,首先想起的是方舟子先生。中国的确需要打假斗士。我是从去年唐骏学历造假事件开始知道他的。他利用微博平台披露了唐骏的学历造 假,后来社会各界的反响巨大。但我不明白的是打假受到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,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出现第二、第三个方舟子。

    考虑到当今中国的情况,方舟子的出现似乎太晚了点。我记得,另一个打假名人王海则是1995年出现的。前者是学术方面的打假斗士,后者是实体市场的打假斗士。我是以前学一本中文教材的时候知道王海的,当时我很好奇他的名气到底有多大以至让他出现在教材里。

    中国假的东西太多,一些中国人绞尽脑汁造假实在让人敬佩。让我最吃惊的是假鸡蛋:怎么还能想出做假鸡蛋呢?不过比造假更可怕的是抄袭、学历造假等学术方面 的造假。我想,中国造假产业链似乎是全世界最庞大的,这足以证明中国的验证体系是相当落后的。在百度搜索“代写论文”的时候,我发现有259万条搜索结 果。我感到疑惑的是,眼下中国造假如此严重,但为什么除了方舟子以外,似乎没有其他人愿意指出造假问题。

    转而看韩国,情况则不一样。媒体以及很多专家已经形成了打假的常态化。特别是韩国政府将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士任命为高管的时候,有关论文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环节。一些候选人因抄袭论文备受媒体质疑而在人事听证会环节上落马。这可能是过去在韩国对抄袭论文不够严格,所以不少人犯了抄袭的错误。目前韩国学术 界已对抄袭论文非常严格。

    那中国为什么对造假不够严格呢?我认为,首先这是因为在中国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结果。中国正在积极转型,从已往以固定资产投资和廉价劳动力带动的发展模 式到以创新及无形资产为主的第三产业方向转型。倘若知识产权继续得不到保护,产业转型会受到负面影响。其次是中庸之道。我想,有时中庸之道——不偏不倚, 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,在中国也起到负面作用。这才导致很多人只能低调做人,不能做正确的事。首次听到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的时候,我认为这是褒义的,但后 来发现在中国很多时候此话用于别人,自己却不要成为主体。此外,“人怕出名猪怕壮”这样的俗语都暗暗地显示不要做得太出色,与人家差不多就行了的价值观。 中国历来保持不鼓励争论的态度,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争论会影响人们的关系。其实亚洲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此观念,韩国也不例外,但我觉得其在中国更加强烈。

    可是西方与东方有明显的差异,我们不能避免会受到所处社会的价值观的影响。美国心理学者尼斯贝特在探究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经典之作《思维版图》一书中介绍了 一个实验。心理学者给韩国人和美国人看很多事物的图片后,让他们选择一个。韩国人都选最普遍的事物,美国人则选择最稀奇的。这足以证明韩国人只想做跟人家 差不多、不要突出,但美国人则想做“出头鸟”。

    当今中国,没人打开窗户说亮话,没人说真话与中庸之道不无关系。如果有人真的要说真话了,他会把很多人放在他的对立面。我觉得在中国很少人不留情面做事。 这就是中国至今只有一位方舟子的原因。除了他,谁都不敢做第二个打假斗士。我认为,正是因为这样,中国需要更多像方舟子这样的打假斗士,即使他们的做法有失偏颇。

10.14 发于国际先驱导报 见报有删减       作者微博:http://weibo.com/jinzaixian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金宰贤

金宰贤

86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毕业于高丽大学(Korea University)中文系,自2003年起在华工作,曾在北京大学读MBA,现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。作者电子邮箱:zorba00@gmail.com

文章